引言:
在当下,拿到商品先看有没有扫码抽奖活动已经成为部分人的消费习惯,而在二维码推行之初,很多人都不愿意扫码,直到防伪溯源功能的出现。
一、一物一码渗透至日常生活,扫码成为习惯
一物一码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后,国内企业对于如何通过扫码来赋能业务发展已经得心应手。从最基础的防伪溯源功能到后来智能营销、bC一体化、全链路数字化,一物一码的功能越来越强大。
目前市场上常用的一物一码玩法有几种:溯源防伪、扫码防窜、扫码抽奖营销、扫码双向返利等。多样的功能设置,使一码多用、多码关联等成为常态。有关扫码的促销策略已经成为多个行业、知名品牌的长期选择。随便走进一家便利店,就能看见包装上贴有“开盖扫码抽大奖”活动的饮料;离开便利店走到马路上,可以看见公交车身上印刷的某白酒品牌的“开盖扫码赢红包”的宣传广告。
而回到那个还没有推出一物一码的基础功能即扫码防伪溯源的时代,二维码(有的还是条形码)对于消费者来说简直是一个被忽视的装饰物,几乎没有人扫码,消费者的扫码率很低,更没有像现在这样养成扫码的习惯,扫码还是一件新鲜事。
二、防伪溯源:扫码明辨真伪、查询品质
防伪溯源功能的推出恰好与当时的社会环密切相关。当一家品牌逐渐形成声量后,背后就会涌出万千“模仿者”,这些盗版品牌模仿正版品牌的包装、名称,在外观上一下子很难发现不同,如“康师傅”的模仿者“康帅傅”,“六个核桃”的模仿者“七个核桃”,“娃哈哈”的模仿者“娃啥啥”,虽然可以在包装上模仿,但是品质很难保证。有不法分子甚至直接使用正版产品的包装,消费者更加难以辨认。
品牌无法给消费者提供可信的产品认证,消费者无法精准、准确地区分产品的真伪,如购买假货后出现产品质量问题,很可能通过口碑传播,带来负面影响,损害品牌的声誉。消费者受骗后不仅感到失望和愤怒,还可能带来经济损失和健康风险,品牌的形象会严重受损,最严重的后果则是失去消费者的信任,市场竞争力极剧下降。
此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产品的选择更加谨慎,尤其是食品。“瘦肉精”、“地沟油”、“荧光增白剂”以及各种添加剂,这些词看似已经离我们很远,事实上食品安全问题仍然严峻。2022年央视3·15晚会上曝光了“土坑酸菜”的制作卫生问题,一时间“谈华容酸菜色变”,康师傅、统一等品牌受到牵连。
防伪溯源的出现急切地满足了品牌想要向消费者证明品质、消费者想要辨别产品真伪的双向需求。
引入防伪溯源系统后,品牌通过对产品赋予唯一标识的“身份证”,可以实现产品从原材料供给到生产、仓储、物流、经销商、终端直到消费者服务等各个环节的数据采集与跟踪监控,做到来源可追溯、去向可追踪、责任可追究。消费者扫描溯源码,可以查询产品的生产日期、保质期、批次、出产地、产品许可证、质检报告等信息,从工厂到便利店,产品的相关信息消费者都可以通过扫码看到。
对于消费者来说,扫码成为了品质安全的象征,有二维码的品牌才是好品牌,有二维码的产品才是让人放心使用的产品。消费者纷纷扫码以检验产品质量,扫码率也因此得到了提升。
三、防伪溯源码成为品牌的必备选择
白酒是防伪溯源码运用比较普遍的行业。“白酒之王”茅台在产品包装外喷印了防伪溯源码,消费者扫描二维码,如是正品,即可得到产品名称、规格、产地、酒精度、质量等级、出售门店等信息。
贵州珍酒的会员小程序“珍粉之家”首页第一个选项就是“扫码防伪”,点击该功能扫描瓶盖码可以追踪产品的来源,保证产品的质量。
在经过“酸菜事件”后,康师傅老坛酸菜牛肉面已经在盒外附上了酸菜溯源码,消费者扫码可以查看酸菜的生产信息和品质情况,查询之后再考虑购买,溯源码为品质安全加码。
四、总结
防伪溯源是一物一码衍生后的第一个基础功能,它的出现帮助品牌缓解了层出不穷的贴牌盗版等市场乱象,树立了高品质的品牌形象;也为消费者提供了品质检验的窗口,消费者使用产品更安心。有了防伪溯源,消费者开始尝试扫码,探寻扫码的乐趣,扫码率也从0.01%突破为1%!
接下来,我们将继续跟随一物一码的发展脚步,解开扫码率不断攀升的奥秘。
关于米多
米多成立于2014年,主营大数据引擎系统,拥有三大核心产品“一物一码、社交云店、CDP”,致力于以EBC为核心,以产业路由器为载体,以BC一体化为切入点,构建基于”立体连接、数据共通、流量共享、全景共鸣、全域赋能、全链共赢“的在线化产业服务平台。为产业链相关企业提供包含商品、技术、营销、数据、物流等一站式综合服务解决方案,推动产业链各环节经营者尤其是大消费领域品牌商的营销数字化转型。
目前米多已经和“可口可乐、劲酒、茅台、维达、洁柔、雪花、嘉士伯、立白、卡姿兰、百雀羚”等30000+家知名品牌商达成合作,帮助【持续增长】首选的营销数字化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
如想获取“营销数字化解决方案”,请私聊我~或填写联系方式,免费体验
https://account.weixin12315.com/。